网络用语315是什么意思?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315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315事件是指在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曝光的侵害消费者利益的违法行为。
每年的3月15日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World Consumer Rights Day) ,由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于1983年确定,目的在于扩大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宣传,使之在世界范围内得到重视,以促进各国和地区消费者组织之间的合作与交往,在国际范围内更好地保护消费者权益。
拓展资料:
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的发展
898年,全世界第一个消费者组织在美国成立,1936年,建立了全美的消费者联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种反映消费者利益和要求的组织,在一些发达国家相继出现。
在此基础上,1960年,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宣告成立。之后,消费者运动更加活跃,许多发展中,有些国家也建立了消费者组织,使消费者运动成为一种全球性的社会现象,全世界已有90多个国家共300多个消费者组织在开展活动。
1962年3月15日,肯尼迪在美国国会发表了有关保护消费者利益的总统特别咨寻文,首次提出了著名的消费者的4项权利,即安全消费的权利、消费时被告知基本事实的权利、选择的权利和呼吁的权利。随着消费者权利保护工作的开展,肯尼迪提出的4项权利和国际消费者协会确定的另外4项权利,即满足基本需求的权利、公正解决纠纷的权利、掌握消费基本知识的权利和在健康环境中生活工作的权利,一并成为全世界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的8条准则。
1983年,国际消费者协会把每年的3月15日定为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此后,每年3月15日,世界各地的消费者及有关组织都要举行各种活动,推动保护消费者权益运动进一步发展。
1985年4月9日,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了《保护消费者准则》促各国采取切实措施,维护消费者的利益。
1984年12月26日,中国消费者协会成立,中国消费者协会于1987年加入国际消费者协会。1991年3月15日,中央电视台经济部的编导们推出现场直播“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消费者之友专题晚会。2010年1月30日,中央电视台经济部开办315晚会新浪官方微博。
315事件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的宗旨如下:
1、向消费者提供信息,对消费者进行教育,提高消费者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和能力
2、处理消费者投诉,帮助消费者挽回损失
3、搜集消费者的意见并向企业反馈
4、大造舆论,宣传消费者的权利,形成舆论压力,以改善消费者的地位
5、参与国家或政府有关消费者法律和政策的制定,并要求政府建立消费者行政体系,处理消费者问题
6、成立消费者团体,确立消费者主权
7、加强消费者国际团体及合作。
消费者概念
消费者,是指为满足个人生活消费的需要而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的居民。我国已经颁布了专门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调整在保护消费者权益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消费者的权利
消费者权益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消费者应享受的权利包括:
1.保障安全权。
保障安全权是消费者最基本的权利,是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的保障其人身、财产安全不受侵害的权利。
2.知悉真情权。
消费者在消费时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3.自主选择权。
自主选择权是消费者享有的自主选择商品或服务的权利,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自主选择商品或服务的经营者的权利;
(2)自主选择商品或服务方式的权利;
(3)自主决定购买或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的权利;
(4)自主选择商品或服务时享有的进行比较、鉴别和挑选的权利。
4.公平交易权。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享有的获得质量保障和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的权利。
5.依法求偿权。
消费者在因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时享有的要求获得赔偿的情况。依法求偿权是弥补消费者损害的必不可少的救济性权利。
6.依法结社权。
消费者享有的依法成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社会团体的权利。
7.求教获知权。
消费者享有的获得有关消费者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知识的权利。
8.维护尊严权。
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和接受服务时享有的其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
9.监督批评权。
消费者享有对商品和服务以及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进行监督的权利。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国际消费者权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