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抵达的列车怎么样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永不抵达的列车》我看了两个多月还没有看完,它的内容并不多,不到300页、不到20个故事。记忆中已经很久没有一本能让我看如此长时间的书了,并不是因为它不好看,也不是因为它高深,而是因为它让人难以看下去,因为里面有太多与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国家的同胞们的不平与不幸,有一些不清不楚、有一些不明不白、有一些不期而遇、有一些不可告人,但是身处其中的人却都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阅读这些故事,仿佛是面对一张张“眼中无神无望、无悲无伤,苦难被深深锁在深浅的皱纹里”的面孔,让我们不敢正视。 然而这样的眼神、这样的苦难,我们又是多么熟悉。历朝历代只要是在社会底层,这样的情况比比皆是。人们的不幸很少是由于自己的原因,更多的是由于社会的原因,比如知青、下岗工人、农民……这些人是在为整个社会承担代价,为决策中的负面承担,甚至是严重错误承担代价。我们如今记录他们,对于这些人来说,已然不能改变其不幸的人生轨迹;但是,这么做的意义在于,我们终于明白了造成这些苦难的根源其实就存在于我们自身,存在于我们对同胞的利益、尊严,甚至生命的草率与无视。我们的问题不是因为健忘地无意为之,而是思路清晰的重复制造!如果说知青是几十年前的历史问题,那么下岗职工也就仅仅十多年吧。拆迁等土地问题也不到十年,毒奶粉等食品卫生问题也就三五年,动车事故则是去年……不幸的形式是不同的,但带给当事人的苦难却是相同的,而他们获得的待遇也大多是相同的——默默承受。其实给我们这个民族、我们的同胞造成深重灾难的并不是在海一方的日本,而恰恰是我们自己。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入了一个急剧的社会转型期,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同时,也伴随着思想和观念的激烈碰撞。其中既有经济转型与发展造成的新问题,如下岗、拆迁,也有历史遗留下的老症结,如知情的安置、战俘的待遇等,可以说在繁荣昌盛和生活改善的同时,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真实存在。对于这样一个社会的特征,社会学者孙立平将其概括为“断裂和失衡”。“断裂”首先指的是社会严重的两极分化,“不同社会部分几乎处于完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他们之间无法形成一个整体的社会,表面的社会多元下面是社会的断裂”,而另一方面则是地理空间上城乡差距的巨大,城市日益繁荣、而乡村日益凋敝。而社会结构层面的“断裂”所反映的,是“我们这个社会不同群体在社会权利上的高度失衡”,“这种失衡后面是不同群体在表达和追求自己利益的能力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在这样的“断裂”和“失衡”面前,物质生活上的丰富并没有给个体带来自信与尊严,“焦虑反而像野火一样,与这个时期经济增长的速度同步,并以每一个个体切身感受到的方式蔓延”,一种社会性的焦虑特弥漫于社会的各个阶层。我们都很清楚却也都在回避的现实就是,我们其实生活在一种“脆弱的平衡”。下岗、大病、事故……都可能成为压垮这种“平衡”的最后一根稻草,让你成为沦落底层、承受不幸与苦难的沉默的大多数。这种情况不可避免地让人们选择麻痹与逃避,满目皆是物欲横流、争名夺利和道德沦丧,却寻找不到一种精神和信仰上的依托。 然而,多年以来,《中国青年报61冰点周刊》却一直锲而不舍地寻找着我们这个时代的经典意象,将社会底层的普通个体、不幸个体作为报道主体,充分关注平民阶层的生存状态,又利用这种平民关怀完成了文化意义上的超越,重建社会共识和普世价值,使心理上孤立的个体重新聚集在一个更为广泛的共同体里,给沉默的大多数以温暖、勇气和力量。所以,尽管我们绝不希望有第二辆永不抵达的列车,但却希望《永不抵达的列车》这样的书多多问世、多被关注。因为我们需要把这些苦难的记忆拿回来还原,摊在人们面前,同胞的苦难和造成苦难的原因不应该就这样被遗忘或者继续重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