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海滋?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海市蜃楼与海滋的区别 据世界海洋史料统计,每年的春夏之交,是“海市蜃楼”奇景的频发期。海市常常出现在世界各大洋及沿海地区。我国的蓬菜和日本的横滨都属于海市蜃景多发地区。 1988年春夏之交,由于气象海况异常,蓬菜阁对面的庙岛群岛一带海域,曾多次出现了海上奇观。一些报纸电台、电视台先后报导了“海市蜃楼”奇观。后经科学家详细的对比分析,鉴别出这一年中出现的种种奇观,都不是真正的“海市蜃楼”,而是另一种海上景物奇观——海滋。 “海市蜃楼”和“海滋”的区别在于一远一近,一虚一实。在沙漠上空或东海海面上空出现万里以外的伦敦城的景色,就是“海市蜃楼”。而在海岛上面重现本岛之景,则是“海滋”。 海市蜃楼与海滋两种景观,其形成原理在本质上是有所区别的。当异地景物被阳光折射到空气稀薄的高空后,恰好造成适宜的角度,又经不同密度的空气层的传递折射回低空,平静的海面即成“海市”的地面接收站。所以,海市蜃景均是一幅来自异地的虚像。而海滋的景物取自当地海面上的实体,当水温与气温存在较大差异且海面上空气层产生强逆温时,低空海面生成密度较大的“水晶体空气层”,再由阳光折射就形成了“海滋”。 为进一步说明海市蜃楼和海滋的区别,科学家们对1988年6月17日下午庙岛奇观作了详细分析。那天下午天气晴朗,风向东北,风力2至3级,气压1015.5毫巴,气温24.4℃,海水表层温度为17℃,能见度高,水温与气温之间有7℃以上的差值,这为海滋的映成具备了背景条件。同时,由于庙岛群岛一带海域适逢“平流雾”流经,这种轻淡的雾带,时断时续,流速缓慢。海滋出现时,在蓬莱阁为中心的观望点北眺,可以看到西起大黑山岛,东至大竹山岛的近百里的海面上,有10多个岛屿横向罗列。这些映像在雾流的影响下,不断变形。尽管其景观奇异不凡,却也都是这百里长的诸岛之景,绝无异地之物。特别是岛上那8层的银扇大厦,那烟囱、塔吊等物十分清晰,岛上人们一望而知是自己居住的县城之景。因而,这分明是本地之物的变形与移位,是标准的海滋奇景。 科学家认为,这一切事实,再加上由于地球在自转和公转过程所产生的折射现象是在短时间内进行的,因此,海市蜃楼奇景多为稍纵即逝,而庙岛之海景却展现了4小时40分之久,由此鉴定,这是海滋借助“平流雾”塑造的景象。 海市、海滋、平流雾,是大海之上的三大自然景观,它们都能给人以虚无缥缈、扑朔迷离的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