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怎样依法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一、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 宪法因其一国法律体系中居于最高法之地位,故应当在公民私有财产权法律保护中起总领与统摄之功效。该功效一方面要求财产权作为基本人权的地位在宪法规范上的确认,更要求宪法合理限制财产权的行使以及对于相应国家权力的规范。这主要是国家与公民的二元角度来理解财产权,是财产权的宪法保护的基础,只有宪法首先完成了这些作业,才可能真正在国家的法律体系之中建立完善的财产权保护体系。 2004年的修宪使得私有财产权第一次作为一个法律概念进入了宪法文本,规定了对于私有财产权的法律保护,法律限制——征收、征用以及补偿要求,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规范保护结构,即保护——限制(征收、征用)——保护(补偿)的逻辑结构。因此,从宪法规范保护角度来理解,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必须首先解决征收、征用权的合法性问题和补偿的公正性问题,即如何构建符合宪法规范结构的征收、征用制度,从而在实体和程序上防范公权力通过征收、征用权侵害私有财产权。由于我国尚未制定统一的征收、征用立法,故相关制度只能依靠单行法的相关规定来进行。从长远来看,我国应当制定统一的征收、征用基本法,并辅以单行法的规定,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制度体系。二、公民私有财产权的民法保护 民法对财产权的调整和保护,并非将其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而是将财产权分解为各种具体权利类型,分别立法规范,并通过民法总则制度等调整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根据具体财产权利性质的不同,当代立法为它们各自建立了十分庞大的法律制度,如债法、物权法、专利法、商标法等,区分不同权利类型进行精细调整,以实现法律对财产权进行保护的目的。 由于财产权类型的广泛性和民法的分类调整技术,要探讨财产权的民法保护问题就需要涉及民法的方方面面,就这样广阔的范围进行论述,是笔者难以驾御的。财产权的重心是物权,物权的民法保护问题是财产权的民法保护的重要内容。我国目前正在制定物权法,物权法制定中的重要问题也是财产权的民法保护的焦点。 课题报告以物权保护为中心,在对民法中的财产权制度进行概括介绍的基础上,重点探讨物权的民法保护,以集体所有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为例,对上述权利的保护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同时兼顾其他的财产权利,并以网络作品著作权、虚拟财产等新型财产的保护为例进行了探讨。课题报告对财产权民法保护的方式进行了总结,并从自力保护与公力保护相结合、公法保护与私法保护相结合的角度探讨了保护方式的完善。最后报告从总体上对财产权民法保护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三、公民私有财产权的刑法保护 公民私有财产权的入宪并不当然地导致私人财产在实践中能够得到保障。相比于宪法修改,宪法的实施更为重要。刑法是我国的基本法律之一,在保障公民财产权方面是一把“双刃剑”。因为它既可以以建构犯罪、设置刑罚的方式阻止各类主体对公民财产权的侵犯,又可以财产罚的方式限制、阻碍公民财产权的实现。所以,以宪法的视角解读我国刑法的公民财产权保护制度,考察刑法有关公民财产保护的规范与宪法的契合程度,分析其中的得失,探究其中的缘由,对于建立完善而合理的公民财产权刑法保护的机制并最终实现对公民财产的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