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问答

黄艺博事件我不明白,为什么人们要把对社会不满发泄在一个孩子身上?

黄艺博事件我不明白,为什么人们要把对社会不满发泄在一个孩子身上?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黄艺博事件我不明白,为什么人们要把对社会不满发泄在一个孩子身上?

黄艺博模仿大人语气的博文、官相十足的照片,以及从两岁开始对时政的关注,引起了网上热议和质疑。他的成长路径,则是被公共舆论视为违反儿童成长天性的变味式的强化发展。这里有些不理性不节制之处,显然会演绎出网络暴力,值得警惕。但总体舆论趋势却表明,“五道杠”成了附加于此事件的一个沉重的舆论枷锁。舆论不能接受的这种过度“早熟”式的个人发展,竟会为官方主流价值所认可和褒奖。我们无意于对黄艺博表达任何的不满,我们也不应该把过多的指责投向一个小学生,也许,黄艺博本人都对这些争论很懵懂,对他目前所从事的“工作”以及所要参与的活动一知半解,关键,还是在于他的家长,他的老师。 首先,应该剖析一下被转移的发泄因子。说起心理基础,舆论的火力大都在“官腔、官样”之上,还有新闻联播的枯燥乏味等。由此,不难闻到浓厚的“仇官”味道。这事说起来倒很简单:一是近年来,浓厚的行政色彩屡屡限制个人自由,公民权利也往往被撕裂;另一方面,屡见不鲜的强拆、食品安全事故等加速了信任断裂,而政府在危机事件上的公关总是让人失望。  再者,这样的发泄怎么会席卷到一个孩子身上?表面上看,是黄艺博搭上了网络的班车;然而,网民一边倒的“拍砖”或许有更多警示意义。在一个浮躁的社会氛围里,网民怀揣着微妙的小算计,依托互联网的避风港原则,随时准备着――被议论的不是黄艺博,也会是另外一个孩子。黄艺博之不幸,也并非偶然。  然而,须看到争议背后的诚意。哀培育方式的不对,确是想挽回孩子的童心世界;憎新闻联播的枯燥,也是盼望它的贴近性;讨厌官腔官样的味道,实际上是一种社会层面的反思,也是呼唤权威和信任的回归。当然,这一切诚意释放的前提,是社会应该嗅到危险的信号,并及时止步反思。  对一起公共事件的反思,最怕的就是就事论事。如果,公众只看见了孩子的不对、父母的不对,就无法保证下一个黄艺博。况且,也不能判定“黄艺博事件”的好坏。说到底,这事没有谁对谁错,与其争议谩骂,不如退步反思。 教育问题,记得钱学森病逝前曾感概,我国的学校为什么培养不出人才来?这句看似普普通通的一句话,却给我们揭示出现行教育体制存在严重缺陷,已经成为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当前我国的初中、高中只顾升学率,大学只注重就业率,在市场的需求下,施行扭曲人性的教育。在这种教育体制下唯分数论,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不到提高,而且天性也被抹杀掉了,最后只能变成一个个木讷的考试机器,也培养不出真正的人才来。而像黄艺博少年,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大多数人觉得是不可能,即使天性使然也会在长期的应试教育中被抹杀掉。所以出了个黄艺博他们觉得不可能大泼冷水,那是造假、靠炒作炒出来的。正如很多奥数少年、钢琴少年一样,“官瘾”少年也正在走着被设计的人生。家长将未完成的心愿,疯狂地强加到孩子身上。不可否认的是,父母的出发点都 是好的,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残酷的社会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但往往事与愿违,也容易天才变庸才。因为他们总以自己的主观来决定,而不是从孩子的角度,制定人 生的规划和教育的目标。佩戴“五道杠”的黄艺博,其神情神态已经成人化、官员化,难以找到与年龄对应的童真,完全是将社会、官场投射在一张稚气的脸上。网友对其 的炮轰,也下意识地反映出对当下官僚作风行为的不满。更令人忧虑的是,学生热衷当官的怪现象已变得越来越普遍,反映出了成人世界的官本位风气,影响了不少 孩子原本稚嫩的心。前两年美国也出现了“官瘾少年”乔纳森,他从9岁开始研究政治,并加入共和党阵营。14岁时就成了共和党的“政治神童”,不仅出书阐述其政治立场,而且四处发表演讲,敢于叫板总统奥巴马,成为媒体争相采访的对象。美国并不缺乏乔纳森这样“另类”的孩子,但西方对孩子的教育指导思想与中国不同,并不将孩子模式化发展,而是鼓励每个学生的创造精神,人人都要体现自我价值,敢于改变世界、敢于创造新的事物,不要墨守成规。美国的政治教育也并不涉及党或政治意识形态的内容,而是将政治融入青少年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上,让他们认识到每个人无论出身、教育和背景如何,都可 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实现自己的理想,甚至可以当总统。敢于表达,不畏权威,这也是当年14岁的乔纳森敢于挑战总统奥巴马的原因之一,这不仅仅是媒 体的炒作。中国并不具备这样的环境和土壤,所以成长往往容易歪曲。媒体不应忽视未成年人保护孩子的追求不一定要模式化,不一定非要每天快乐地享受无忧的生活,追求宏大的理想没错,但黄艺博的表现被套上了中国官场式的用语和模式,特别是那几张照片和简介,以及两岁看新闻联播,七岁读《人民日报》。这种夸张的确让人难以接受。事件的背后,媒体也应该反思,在报道时是否应该适度,避免围堵式的报道对孩子的心理产生伤害。有网友说得好,媒体“狂欢式”的报道,标榜着“拯救被 残害的孩子”的崇高理由,迎合大众对教育制度的不满,忽视了对孩子的保护。我们也不能过分指责黄艺博和其父母,因为这种现象在中国绝非个案。真正值得追问 的是教育政策的缺失,以及反思权力的膨胀对社会和下一代的戕害。在黄艺博引起的争议中,不应该简单地怒骂,把对现实的不满发泄到某个特定事件或特定人物的身上,而是应该经过思考后发表自己的言论,传达不同 的声音,为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奠定基础。“静坐常思己过”,在谈论完黄艺博后,我们也应该反思和教育自己。轻易指责他人是容易的,但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更重 要。主要问题不是对黄艺博有不满,而是对教育和政治现状的不满,看谈一点,如果黄艺博是人才,坚持自己的理想,对社会又没有什么坏处,走自己的陆,让别人去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