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死是一种什么症状?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当动物受到攻击、捕食等外界刺激时,身体静止不动,产生和消耗能量骤减,呈现死亡态的行为称为假死现象,也称拟死现象。假死广泛存在于动物界,是一种奇异的应激行为。
假死是动物的一种防御行为,广泛存在于动物界的各个门类,,如鱼类、两栖类 、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在节肢动物门中,除蛛形纲和甲壳纲有假死行为外, 昆虫纲中假死行为最为普遍,。
作为一种防御性行为,假死对于提高一些物种的存活率具有明显的适应性价值。
假死的动物通常肢体僵直不动,附肢关节强烈收缩维持一定的肌紧张并紧贴于身体腹面,呼吸变弱,频率放慢,对外界刺激无明显反应。自然条件下一定时间后,动物的肢体末端,如足配扰裤、尾须、触角等首先李蔽恢复活动,随后完全觉醒。而真正死亡的个体,除新陈代谢完全停止外,其附肢不会紧密收缩于腹面,而是处在一定的弯曲状态,失去肌紧张。
有研究表明,多种刺激途径均可引起动物假死,包括听觉、视觉、触觉或者混合的刺激因素。对各种刺激的反应,各个类群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如自由活动中的马铃薯甲虫在受到闪光刺激后,会发生假死。光照不能引起双斑蟋假死,但可通过声波刺激进行触发;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在受到500~1000Hz 的声波刺激后也会假死。
根据动物假死现象的功能实现方式,可分为3种类型。
伪装死亡型假死
有些捕食者喜欢取食活的猎物,不吃死的猎物。假死可以使偏好活猎物的捕食培简者放弃捕食行为。因此,有的动物在被攻击或受到刺激后立即假死,僵直的肢体和对外界刺激的无反应使捕食者认为猎物已经死亡,当捕食者离开后,被捕食者恢复活动,得以逃脱。有一种叫逆戟鲸的海洋哺乳动物,牙齿非常锋利,并且集体捕食。鲨鱼虽然号称海中之霸,但碰到逆戟鲸,都要立即逃跑,如果来不及逃跑,它们会利用逆戟鲸不吃死东西这一特性,将腹部朝上逃避敌害。
逃避搜捕型假死
有的动物利用本身颜色和形状与周围环境相似,使捕食者难以区分的特点,当受到惊吓或攻击后,迅速从原处落下,一动不动,使捕食者失去追踪信号。菜农抓虫会发现,当触摸到豆角藤时菜青虫会掉人与自身颜色一样的落叶当中并迅速钻进泥土中,无法寻找。有的动物假死时释放气味辅助阻止捕食。幻紫斑蝶和双标紫斑蝶假死时会从尾部翻出黄色的毛状物,并散发出气味,以恐吓驱赶捕食者。
抑制进食型假死
有的动物假死时的姿态使捕食者无法下咽,或不容易处理猎物,从而放弃捕食。羊角蚱假死时,青蛙不管怎么尝试仍无法吞下猎物后,便放弃捕食。某种天牛假死时,身体轮廓外的胫节距和鞘翅末端的刺能在不同的维度上阻止捕食者的吞食。
假死现象的影响因素与动物进入假死状态的频率(F)和假死持续的时间长度(T)有关。影响这两个参数包括内因和外因。外因有日周期、光强度、温度、捕食压力、背景颜色等;内因有龄期、饥饿程度、活动能力、身体状况、遗传背景、活动状态、性别等 。
各种因素的存在使得这2个参数的差异不仅存在于各大类群之问,即使在各个种群内部,甚至某一个体的多次试验结果之间都有明显不同。例如日周期对甘薯小象虫的影响,表现为雄性个体的假死发生率和两性个体的假死时间在夜晚明显低于白昼。一种螳蝽,在较高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下假死发生率显著下降,假死时间也缩短。动物假死现象的获得与后天学习影响不大,原因是当昆虫面对捕食者时,很小的错误也是不允许的,一旦被捕食者吃掉后便不存在学习和改正的机会。假死主要与遗传有关,当某种行为的信息在动物进化的过程中被储存在基因组当中,它就能够通过基因传递给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