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知识

质子是什么

质子是什么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质子,即做人质的儿子。皇帝、军阀将自己的子女、妻子等亲近家属送到国外,主要是敌对国家,在战略上形成外交妥协。

质子外交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外交策略。一般多见于小国表示对大国的臣服,从此外交上处处受制于敌国。

所谓质子制度,在上古时代是没有的。春秋初年,郑伯为周平王卿士,周平王欲委权于虢公,郑伯怨王,因此周郑交质,质子之事,大概由此发端。

终春秋242年之间,交质事件只有六次,并且都在齐桓公、晋文公之后。所以马非百先生说:“盖在霸主盛世,王纲虽解,信义尤存,霸者以信义相号召,故不以威力胁人。

质子是什么

相关记载

《谷梁传·隐公八年》:“盟诅不及三王,交质子不及二伯。”

《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庄襄王为秦质子於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

《魏书·蛮传》:“泰常八年,蛮王梅安率渠帅数千朝京师,求留质子以表忠款。”

宋 王谠《唐语林·政事下》:“大中初,云南朝贡,及西川质子,人数渐多。”

清吴殳《秦》诗:“质子妖姬货可居,六王未毕已邱墟。”

章炳麟《訄书·弭兵难》:“说者曰:吾岂徒乞盟,将假贷於彼,而要之相率以衞我,则是以彼之金币为质子也。”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质子 (古代派往敌方或他国去的人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