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知识

命运之夜-零中的征服王是谁!

命运之夜-零中的征服王是谁!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命运之夜-零中的征服王是谁!

伊斯坎达尔(Iskandar)   注释: Iskandar(Persian: اسکندر)为阿拉伯语名   职阶:Rider   性别:男性   身高:212cm   体重:130kg   Master:韦伯·维尔维特   属性:中立·善   备注:小说及动漫作品《Fate/Zero》七位从者之一  编辑本段人物介绍  第四次圣杯战争中职阶为“Rider”的从者,其真实身份为欧洲著名的马其顿「征服者」亚历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    原本应该是由肯尼斯·艾尔梅洛伊·阿其波卢德(ケイネス・エルメロイ・アーチボルト)所招唤,不过却被偷走了肯尼斯圣遗物的韦伯·维尔维特(ウェイバー・ベルベット)所招并订下契约。    是一名可用“豪放不羁”形容的男人,身高更高达2m左右。    性格是典型的豪杰型 ,完全欠缺徒者与御主关系的常识。 对众多强敌有尊敬之意,有希望征服现代世界的意欲。 在战斗中途不继招募其他徒者作为手下,共同征服世界,还可以讨论待遇。  编辑本段能力设定  人物资料图(3张)  【能力值】   力量:B   耐久:A   魔力:C   敏捷:D   幸运:A+   宝具:A++   【职阶技能】   对魔力:D   伊斯坎达尔的“对魔力”较为薄弱,使一工程(Single Action)的魔术行使无效化,只相当于避魔力的护身符那种程度的对魔力。    这种程度的守护,稍为强些的魔术师都可以轻易地突破。大魔术、仪礼咒法自不言待,就连拥有二节以上咏唱的魔术,直接击中的话也有成为致命伤的可能性。   骑乘:A+   骑乘的才能,如果是兽类的话,就算是幻兽与神兽等级亦可以驾驭,但是不适用于龙种。   【保有技能】   领导力:A   指挥与统帅大军团的才能,领导力是稀少的才能,若是一国之王要有等级B就已足够了,而这种等级已经是人类所能达到的最高的声望了。   军事战略:B   并非一对一的作战,而是团体战斗中的战术有着敏锐的触觉,在我方对军宝具的使用和对方对军宝具的防御的能力方面有着附加效果。   神性:C   虽然没有充分的证据,但在许多传说中他是希腊众神之首宙斯之子。  编辑本段宝具设定  遥远的蹂躏制霸(Via Ecspgnatio)   等级:A+   种类:对军宝具   攻击距离:2~50   最大捕捉:100人   宝具"神威车轮(Gordias Wheel)"的辗压式攻击。    通过神牛的牛蹄和车轮连续对目标进行攻击判断,当物理攻击失败后,还能追加象征着宙斯神力的雷电攻击;一旦ST判断失败,将受到追加伤害。   神威车轮 (Gordias·Wheel)   亚历山大大帝的宝具之一。也是他得到Rider这个职阶的原因。 在亚历山大大帝的传说中最有名的一幕「戈尔迪  神威车轮(8张)乌姆之结」中登场的战车。本是用来祭祀宙斯神的祭器。各部分可以分别伸缩,便于收纳,也能够根据地形需要改变形态,保持最高的行进效率。本图为进行蹂躏攻击时所使用的完全解放形态。Rider用自身的佩剑召唤出这具由两头雷电缠身的神牛所拉动的古代战车。用神牛的蹄以及战车的车轮把敌人击溃。更可以用于行驶空中。威力换算于现代武器可与战略轰炸机匹敌。除了直接攻击之外,当神牛的蹄踏下时会产生紫色的闪电,而车轮转动时会发出雷鸣,因此能发挥出落雷般的攻击使伤害范围扩大数倍。驾驶台在开动时也有保护力场包覆。可以保护Rider和韦伯。   --------------------------------------------------------------------------------   典故   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大帝率大军来到了小亚细亚的北部城市戈尔迪乌姆。   在小亚细亚的北部城市戈尔迪乌姆的卫城上,矗立着宙斯神庙。神庙之中,有一辆献给宙斯的战车。这可不是一辆普通的战车,在它的车轭和车辕之间,用山茱萸绳结成了一个绳扣,绳扣上看不出绳头和绳尾,要想解开它,简直比登天还难。神谕说,如果谁能解开这个结,那么他就会成为亚细亚之王。这便是有名的戈尔迪乌姆之结(Gordian knot)。几百年来,戈尔迪乌姆之结难住了世界上所有的智者和巧手工匠。   亚历山大大帝对这个传说很感兴趣,于是命人带他去看这个神秘之结。他见到了车,见到了绳,但见不到绳头和绳尾。他明白若按正常途径,是解不开这个结的。他凝视绳结,猛然之间拔出宝剑,手起剑落,绳结破碎。在场的人惊呆了,继而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声,齐声赞誉亚历山大是超凡的神人。亚历山大最终也成为「千古一帝」。   王之军队 / 王の军势 (アイオニオン?ヘタイロイ,Ionian·Hetairoi)   等级:EX   种别:对军宝具   距离:1~99   最大补捉:1000人   Rider伊斯坎达尔的真正王牌,他的最终宝具。   将生前部下作为独立Servant进行连续召唤与敌人作战的固有结界(没有咏唱呪文的必要)。   当人员们召唤完后便组成一个几万人数的「军团」。「军团」的全体人员都是货真价实的英灵,但是限于征服王的能力,「军团」中人员全部没有宝具,同时全员也都没有职阶和相关技能。其中零星存在比征服王本人还强的英灵,这是因为虽然伊斯坎达尔的功绩巨大,但他个人的武力没那么优秀。   整个「军团」拥有显赫的威名,「军团」中有些人还是未来王朝的开创者。就连亚历山大生前的爱马布塞弗勒斯(Βουκ·φαλο)也被作为英灵召唤。可说是亚历山大与他属下们的君臣牵绊的结晶化。   使用王之军队时,空间会因为「军团」的共有心象世界产生变异而形成固有结界,英灵可以走出相对的固有结界。心象的风景是没有遮蔽物,太阳毒晒以及热沙乱舞的平原。因为那是亚历山大的军队一同奔腾过的大地,烙印在军队全体人员的心目中、令到结界得以能够展开。   另外,展开后用作维持固有结界的魔力由军队全体人员共同承担。军队的全体人员有着各自相当于等级E-的「单独行动」技能,只能出现30回合。   在与吉尔伽美什决战时,被吉尔伽美什的对界宝具——EA剑所击破。   --------------------------------------------------------------------------------   典故   Ionian   爱奥尼亚人 。古希腊的一个部落。这个部落于前两千年后期在爱琴海东岸的伊奥尼亚(ionia,一译“爱奥尼亚”,古地名)地区定居。有意思的是,这个部落本来很分散,但当他们在小亚细亚定居后开始形成一个共同体。伊奥尼亚重要的城市有以弗所、米利都和伊兹密尔。这些城市靠贸易富强起来,它们结盟为伊奥尼亚联盟。   前7世纪利迪亚人开始控制伊奥尼亚,前546年波斯开始统治这里。前500年爆发了爱奥尼亚人起义,由于雅典的介入从而导致了希波战争,在薛西斯西征时爱奥里亚人和部分希腊人成为波斯大军的仆从。前470年代随以雅典为盟主的希腊的胜利整个小亚细亚西海岸,包括伊奥尼亚,脱离了波斯的统治。但前386年伊奥尼亚再次落入波斯之手。亚历山大大帝开始征服波斯时伊奥尼亚重新并入希腊。亚历山大死后伊奥尼亚成为他的继承人之间的争夺品。前133年它成为罗马的亚细亚省的一部分。395年后它属于拜占庭帝国。11世纪塞尔柱土耳其人占领伊奥尼亚,但又被拜占庭驱逐。14世纪伊奥尼亚终于被奥斯曼帝国征服。今天它是土耳其的一部分。   Hetairoi   马其顿的装甲骑兵部队。在腓力二世(Philip II of Macedon,前382年–前336年;希腊文 Φιλιππο?,即亚历山大大帝的父亲)之前的马其顿骑手部队都是由贵族组成的,称为“Hetairoi”,意即国王的伙伴。在《荷马史诗》中  三王(20张),跟随阿喀琉斯的2500名士兵就是这样称呼的——似乎马其顿王族自称是阿喀琉斯的后代或许是事实。腓力二世时,Hetairoi的成员只有一部分是从贵族中选取,其余大部分则是从全国各地挑选来的精英骑手。   腓力二世将这些骑手如步兵一般编组,形成骑手部队(Ilae),这些骑手披半身甲(大腿以下由于骑马的需要不能披甲),使用的武器是步兵所用的单手长枪(1.5米-2米)。由于没有发明马镫,甚至也没有发明马鞍,骑手们是直接跨坐在马背上的。因此造成骑手只能采用刺击的方式而无法使用中世纪骑士们惯用的冲击方式战斗。   整支部队通常人数在1800左右,分成八个分队(Crmedela Crme),每队两百人,国王的卫队有四百人。分队编有四个小队(tetrarchia),各有49人。分队的指挥官叫ilearch,小队的指挥官叫tetrarch。为什么会有49这么古怪的数字,很简单∶站队的时候小队长在最前面,后排三个骑兵,再后排五个,以此类推,最后一排十三个,整个小队就是49人。   这样的三角队形是腓力二世发明的,使骑兵队可以方便的向左右两翼回旋,比波斯骑兵传统的直线形站队具有更高的机动性。每次转向时,只要将马头拨过四十五度,三角形的边就成为最前一线,第一排有七名骑兵,第二排有六名,以此类推。每两人中间空开一段距离,不影响后面的同伴冲击。四个小队排成一线,他们的站位就像尖利的锯齿;若干道这样的锯齿就是马其顿骑兵的突击队形。当然,这需要严明的纪律和高水平的训练。每个分队的同伴都来自同一个省份,他们用同一颜色的披风和旗帜,在战斗时可以高呼家乡的名字。   这些披甲的Hetairoi是马其顿的精锐部队,是马其顿突破敌方战线的矛头,更是马其顿部队在战斗转变为混战时的决定性力量。通常这些骑手部队被安置在战线的右翼,担负铁锤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