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格非的《人面桃花》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这本书是很早以前读的了,当时还没看过太多格非的小说,所以印象不深。前阵子看到这个问题,又找来书翻了一遍,感觉很有意思。倒说不上评价,只是个人读书的一点体会。另外,一来本人懒散,打字麻烦,二来怕被人笑话矫情,所以就不说“格非老师”而直接称呼“格非”了。其实我心里还是很尊敬他的~之前看到有人在书评里讲,《人面桃花》是“金瓶梅”式的《百年孤独》,我觉得不妥,说是“红楼梦”式倒更好一点。无论是其中的诗句、古体文书,还是格非假借小说讲梅的一段,甚至包括最后四分之一部分与前文的巨大差距,都更像红楼梦。遍观其书,可以说,格非在创作时是有极大野心的。各式文体交融、眼花缭乱的结构、无处不在的伏笔,包括其中的诗文、引用,无不用心良苦。在句式上,也一改先锋时期略带翻译腔的风格,那种典型的依靠大量意向堆积的句子不见了,变得长短交融。在阅读这篇小说之前,我对两个地方非常感兴趣:一是,格非不大擅长正面描写,他会怎样叙述一场革命。二是,在这部长篇里,格非还会不会使用他引以成名的叙述空缺。结果,也算是意料之中,革命的大部分场景被略过了,其中自然也包括秀米前往日本时发生心理转变的情节。有人说这正是叙述空缺的一种使用,我同意,并且我很赞同这样的手法。因为恰恰是这样的过渡,保持了全文风格在一定程度上的统一。但我还是觉得,格非有些取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