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是投哪条江自尽的?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汨罗江 中外闻名的汨罗江,源于江西修水县境,流经湖南平江县,至汨罗市入洞庭。其上游古称汨水,下游则分为二支,一支南流,为汨水;一支经古罗城,名罗水,两水至屈潭汇合,故称汨罗江。这条全长不过百里的水流,却被当今文人称着“蓝墨水的上游”,意思是说,汨罗江是中国文学的滥觞之地。汨罗江为何如此被推崇?原来是在这里发生了伟大爱国诗人、世界历史文化名人——屈原投江殉国的动人故事。 屈原(公元前340年—前278年),名平,字原,湖北秭归人,战国后期的楚国贵族。他博闻强识,明于治乱,二十岁左右就出任楚怀王的左徒(相当于副宰相),“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史记》),深得怀王信任。他主张修明法度,选贤任能,实现富国强兵。对外联齐制秦,进而统一中国。因此而遭到令尹子兰、上官大夫靳尚等人的反对与谗毁,被黜为三闾大夫,流放汉北。顷襄王时再度流放江南。 屈原满怀愤懑,从郢都到鄂渚,入洞庭,溯沅水,至溆浦,回度湘水,进入汨罗江下游。当时,这一带属楚罗子国境域,人烟稀少,荒远野蛮。战国初,罗子等附庸国被楚所灭,这里便成了楚国南方一个边远城邑。屈原流放到这里后,居住在汨罗江北岸的玉笥山。罗人与楚同姓,屈原触景生情,更加怀念楚国。他把满腔的哀愁、忧国忧民的情志,与沅湘民间文化营养倾注笔端,在这里写下了《离骚》、《天问》、《九章》、《九歌》等作品。这些诗篇想象丰富,感情真挚,志高义远,独放异彩,奠定了屈原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名人地位。 公元前278年(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屈原获悉秦兵攻破楚都郢,犹如晴天霹雳,悲痛万分,决心以死殉国。他曾在《哀郢》中感叹:“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他眷恋祖国,不愿离开故土,此时却不能“飞返”,而汨罗江南岸的罗子城,为楚国“先王故居”,屈原与这里结下了难解之缘。这年夏历五月初五,屈原选择罗城附近的汨罗江之罗渊,抱石投江而死。相传他投江前,曾作《怀沙》赋,为屈原的绝命辞,意为怀抱沙自沉。他在这篇辞的最后极沉痛地写道:“世浑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知死不可让,愿勿爱兮。明告君子,吾将以为类兮。” 传说,屈原投江后,渔民闻讯驾船赶来抢救打捞,大家嫌一般双桨划得太慢,便用船板、扁担当桨片,一条渔船两旁各坐数人,齐心用力,你呼我喊,争先恐后,从波涛滚滚的汨罗江划到茫茫无际的洞庭湖,追寻屈原的尸体。为使鱼虾不伤屈原,人们用糯米芦叶包裹成“粽子”投入江中,让鱼虾抢食。后来,几经演变,每到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人们就用吃粽子、划龙舟的方式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者。这便是传统的民间节日——端午节的来历。南朝梁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有:“屈原以是日(五月初五)死于汨罗,人伤其死,所以并将舟楫以拯之。”宋人写的《岳阳风土记》也有“龙舟竞渡,吊屈原之溺死”的记述。自隋唐以来,各地划龙舟渐臻繁荣,形成了一项赛事,尤以岳州最为盛行。每逢龙舟盛会,击鼓呐喊,即兴作诗著文,场面蔚为壮观。现在,龙舟竞渡从禳灾驱瘟发展成为“龙舟搭台,经贸旅游唱戏”的盛大节日,龙舟、竞技、纪念屈原等文化元素巧妙地搓揉在一起,赋予了爱国主义精神的文化底蕴,成为一种真正的富有地方民族特色的龙舟文化。同时在屈原殉难之地,当地百姓在江边建起了纪念他的庙宇,据晋代《拾遗记》记载:“楚人为之立祠,汉末犹存。”清乾隆十九年(1754)湘阴知县将屈原祠从汨罗江边移建玉笥山上,即现在的屈子祠。环绕屈子祠的周围,还有很多纪念屈原的名胜古迹,称为“玉笥八景”,它们是:独醒亭、濯缨桥、骚坛、桃花洞、寿星台、望爷墩、绣花墩、剪刀池,此外还有招屈亭、藏骚阁及近年新修的“屈原碑林”等名胜,前来祭拜凭吊者络绎不绝。 屈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他的诗篇成为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文化的一份珍贵遗产;他修身洁行的传统美德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永久鞭策我们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