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知识

有谁知道湘江之战介绍一下

有谁知道湘江之战介绍一下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有谁知道湘江之战介绍一下

战败不是因为天险,而是人为的错误。红军战略转移的出发点是江西瑞金,目的地是湖南、湖北、贵州、四川交界的红军根据地,就是贺龙所在的二六军团的所在地。这一路上就必须渡过湘江。 湘江之战也被形容为是红军撤退大搬家的行动。当时红军有一个中央军委,还有一个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所谓大搬家,就是从瑞金把中央军委和中央政府,包括所有机关、医院、学校的所有机器设备都要搬,拖着这些坛坛罐罐,走得非常慢。我们知道,红军比国民党军队优越的是灵活机动,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如果可以一天走120里,像林彪率领第一军团直扑湘江,那红军一下子就渡过去了。但中央军委和政府走得这么慢,120里要走足5天5夜,让红军主力在湘江边死顶着3倍优势的敌军,每天消耗几千人,所以5天就消耗了5万。在兵力武器悬殊下死拼当时两军的兵力对比悬殊。红军方面有一、三、五、八、九军团,其中一军团是林彪,三军团是彭德怀,这两个军团是主力,兵多,武器好,战斗力强。五个军团加起来一共是12个师,战斗兵力估计有五六万人,非战斗部队二万人。白军方面有何键,何键是湖南军阀,在湖南打仗由他做总指挥。还有蒋介石中央军的薛岳、周浑元部队,有白崇禧的桂军,陈济棠的粤军。加起来有二三十万人马,但是真正投入湘江之战的约有15万人。 当时的作战形势是红军要渡过湘江,白军从四面包围,前面拦截的是湘军,左右包抄的是粤军、桂军,中央军在尾追,一路跟着打,所以就形成了一个包围的态势。包围不奇怪,红军和白军打仗就经常被包围,红军可以突围,非常灵活,东南西北任你走,只要摆脱敌军就行,但这一次是由共产国际的顾问李德和洋书生博古指挥,他们的指挥死板,要红军死守,把战役限制在一个比较小的范围,那就要拼消耗,拼武器装备了。当时白军的装备是比较精良的,因为有德国等欧美列强的支持。红军就相形见绌了,连步枪手榴弹都是比较简陋的。比如林彪被包围的时候,他用望远镜观察敌人的炮阵,然后对手下的团长和师长说:今晚摸过去把那个炮搞掉。因为红军没有炮,敌人的迫击炮、山炮、野炮打过来,红军只能躺在战壕里挨炸,红军的枪顶多打1000公尺,而白军的炮打几公里,更别说飞机在上面轰炸了。红军连炸药包都没有,就用集束手榴弹,把十个八个手榴弹捆在一起扔过去,扔手榴弹的战士死定了,因为爆炸力那么大,这十几斤重的东西能扔多远。他们就是敢死队,这说明红军有一往无前的牺牲精神。 但是牺牲精神在敌军的优势火力下,结果可想而知。红军拼刺刀,湘军也是很能打的,有所谓“无湘不成军”。毛泽东过湘江时说这是罪过但是蛮干不是红军的强项。林彪是个狐狸一般的统帅,最善于打机动战,有便宜就打,没便宜就走,让他打硬仗,打死仗,这就把他困死在阵地上了,所以他的一军团和彭德怀的三军团在坚持5天5夜后死伤惨重。12月1日,毛泽东过湘江时看到江上岸边有很多两军的尸体,他说了一句话:罪过、罪过。这5天5夜里,前面是一、三军团主力,接着是八、九军团,断后的是第五军团,所以第五军团打得特别惨。第五军团是刘伯承当参谋长。刘伯承很能打仗,但中央下死命令,就得死守,就算有三十六计也都使不出来。刘伯承手下最能打的是34师师长陈树湘,他身先士卒,带着部队在湘江边死守,每天飞机大炮轰过来,部队一批批地牺牲。陈师长被5倍的敌军包围,直至腹部伤重被俘。当他醒过来的时候,发现敌军已经抬着他去领功了。因为活捉一个红军师长不容易,排长抓到他可以升营长,所以白军排长一路上很好地招呼他,给他烟抽。陈树湘认为死也不能落在敌人手里,当时他的肚子被炸开了,肠子往外翻,他就悄悄地把绷带拉开,抓住自己的肠子一拉,就这样血淋淋地自杀了。 红军的作战素质并不高在湘江之战中红军损失了5万人,除了被打死打伤和俘虏的,还有一部分溃散了。比如周昆的第八军团,在半夜里被敌军三面袭击,部队的建制被打乱了。当时军团的政治部主任罗荣桓后来在回忆录里说,这一仗,部队确实有混乱、自相践踏甚至开小差的现象。而第五军团本来有1万人左右,但是过了湘江就只剩下800人了。损耗是相当大的,这里面包括了被打散的人员。当时这些士兵都是踊跃当红军的,毛泽东有个调查:江西的才溪乡和福建的长岗乡有80%到88%的青壮年男女都当红军了,差不多是全民皆兵。 的确,他们都有非常坚强的战斗意志,但也存在着素质不高的问题。因为从1928年打到1934年,经过6年的内战,中央苏区十几个县,人口密度不是很大,兵源已经枯竭。首先是赤卫队,23岁到50岁的所有青壮年男女都编到赤卫队,然后是15岁到22岁的少赤队,15岁以下是儿童团,所以差不多所有男子都编进准军事队伍。红军在长征时的兵源,或者身体不是太好,或者年纪比较大了。而红军溃败还有两个因素,一个是国民党的俘虏,抓过来,然后衣服都不用换,马上就当了红军,两三天红军的军龄和两三年白军的军龄比较起来,一打起来,肯定他那个心就跑了。二是新兵,红军离开江西以后,一路上经过广东、湖南,不断有人参加红军,但是他们没有经过军事训练,不懂得打仗,打起仗来就会发生误伤。最大败笔是李德的瞎指挥湘江之战,红军最大的败笔就在指挥,而当时的指挥官是李德。李德是德国人,他是共产国际派来的,当时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李德打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只是一个普通的士官,而且他在德国工人起义的时候打过街垒战,对于小规模的巷战,他的确有一套。但是真正指挥十几万中央红军打这样的大仗,就没有经验了,所以他就把苏联军事学院的那一套正规战搬过来,把德国巷战那一套搬过来。而红军的游动性很大,装备又不好,和优势的白军只能打游击战,他又看不起游击战,还和王明、博古和张闻天等人一起排斥毛泽东,把毛泽东的军权和党权都剥夺掉,所以就造成了湘江之败。 当时中央军事指挥的核心是三人团,是中央代主席博古和王稼祥、周恩来,但博古是听李德的,王稼祥也没有意见,周恩来一个人也不好说什么,所以就全凭李德瞎指挥了。红军长征非常艰苦,很多士兵没有鞋子,没有军装,没有食物,没有武器,可是李德却有老婆照顾,还有两匹马,有大量的烟抽,有咖啡喝。湘江之战后,红军上下都知道李德不行,要把他炒鱿鱼,然后请毛泽东出山,这是湘江之战最大的收获。打完这仗后,毛泽东就逐渐走到领导岗位,领导红军打破敌人的包围,闯出一条生路。而且敌人并没有把红军消灭,没有把党中央消灭,这就留下一个火种,可以星火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