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时期印度的天文学比中国要发达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印度的天文历法对我来说并不熟悉,说得直白点可以是一片空白,在搜索资料的过程中,也学习了不少。下面是从百度百科摘录的,印度《九执历》,差不多和唐朝应该是同时的吧:“中国唐朝的《开元占经》中译载有天竺《九执历》,它是当时(公元七世纪前后)较为先进的印度历法。日月五星加罗暖和计都,合称九曜,九执的名称来源于此。罗暖和计都是印度天文学家假想的两个看不见的天体,实指黄、白道相交的升交点和降交点。《九执历》有推算日月运行和交食预报等方法,历元起自春分朔日夜半。它将周天分为360度,1度分为60分,又将一昼夜分为60刻,每刻60分。它用十九年七闰法。恒星年为365.2762日。朔望月为29.530583日。《九执历》用本轮均轮系统推算日月的不均匀运动,计算时使用三角函数的方法。《九执历》的远日点定在夏至点前10度。”是不是看不懂?没事,其中不是有两个参数么,我们可以和现代测定的标准值做一个对比:恒星年:精确值为365.25636天,《九执历》误差0.02天,这个数字,怎么说,真的说不上精确……= =朔望月:精确值伪29.53059天,《九执历》的误差出现在小数点后第五位,这一点倒是相当惊艳(和回归年的对比)。对此,我们对比唐代两位著名天文学家,李淳风和僧一行编订的《麟徳历》和《大衍历》吧:《麟徳历》:回归年:365.2447761天,朔望月:29.5305970天《大衍历》:回归年:365.2444078天,朔望月:29.5305921天资料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bf7a9a0101glay.html有必要补充,当下测定回归年的周期为365.2422天,因为印度天文学非常独特的采用了恒星年,所以只能换一个参数来对比了。可以看到,这两部历法对于年测定的精度比起印度的《九执历》搞了一个数量级。而朔望月在小数点后第五位没有出现偏差。首先说明月球的运行周期更容易被测定(直接观测即可,太阳需要利用间接观测再来推算),其次是,盛唐时期两部高水平的历法,精度比起印度当时的历法高了一个数量级。一部历法最重要的参数就是对天象预报是否准确,而要进行紧密的推算,这些基本数字是无论如何都离不开的。从这一点来说,实在不能苟同印度在唐代天文历法的水平比我们更高。而且在查阅印度天文学资料时,基本没看到任何关于天文仪器的介绍。潜台词就是,印度天文学在这方面相当孱弱……这也是历法不精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在这里并不是出于民族主义吹捧中华,比如我经常和人科普,中古时期阿拉伯天文学的成就相比中华文明更为辉煌。不过,至于印度,就我可接触到的资料来看,再这样说就是谬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