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聚力的内聚力的概念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群体的内聚力( group cohesiveness)或群体的凝聚力,指群体成员凝聚为一体,合力于群体或组织目标活动的心理结合力。社会心理学家常在内聚力概念的框架下使用群体相容、群体满足、群体团结和成员吸引等术语。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群体对成员的吸引力;二是成员彼此之间的吸引力。内聚力表现在成员的心理感受方面,即为认同感、归属感与有力感。
认同感。这是个体在认知和评价上与群体保持一致的情感倾向。内聚力较强的群体,各个成员对一些社会事件与原则问题,都持有一致的认识与评价,即认同感(identification)。这种认同感往往会相互影响,并且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特别是个体对社会刺激束手无策时,此时群体其他成员对其影响就会更大。
归属感。这是个体自觉地归属于所参加群体的一种情感。体现群体内聚力最重要的形式,就是每个成员在情绪上加入群体;作为群体的一员,他们以群体的规范为准则,进行自己的活动、认知和评价,自觉维护群体的利益,并与群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即归属感( belongingness)。必须指出的是,每个人对自己所从属的某个最主要的群体怀有最为强烈的归属感,以此来实现自己的安全感。一般的,人们对家庭的归属感要比对工作群体和学习群体的归属感更为强烈。
有力感。在群体内聚力较强的前提下,当一个成员表现出符合群体规范、符合群体期望的行为时,群体就会给予肯定性评价,以支持其行为,从而使其行为得到进一步强化,使该成员信心更足,意志更强,即为有力感(sense of strength)。
可见,群体内聚力表现为知、情、意三方面。认同感给予个体认知上的支持,归属感是给予个人情感体的依靠,有力感则带给个体意志力量,从而使群体与个体的相互作用能坚持不懈。
值得注意的是,人们常常将群体内聚力与群体的团结相提并论,实际上这两个概念是有差别的。群体内聚力往往指群体内部的团结,但它也可能包括了排斥其他群体的倾向,而群体的团结既包括群体内部的团结,也包括了群体之间的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