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的简称是什么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福建省[1],简称“闽”,省会福州。位于中国东南沿海,陆域界于北纬23°33′至28°20′、东经115°50′至120°40′之间,东北与浙江省毗邻,西北与江西省接界,西南与广东省[2]相连,东南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陆地总面积12.14万平方千米。 福建省,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呈“依山傍海”态势,境内山地、丘陵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90%;地跨闽江、晋江、九龙江、汀江四大水系,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3]。 2020年8月,入选知识产权领域以信用为基础的分级分类监管试点[2]。基本信息中文名 福建外文名 Fujian、Hokkien别名 闽、八闽、海西地理位置 中国东南沿海面积 124000 km²名字名称因境内有福州[5]、建州两府,各取其首字而得名。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年),设福建经略使才开始出现福建。时期变化远古,属百越之闽越部落,《禹贡[6]》属扬州。在周朝为七闽地,春秋以后为闽越国。秦南平百越,置闽中郡。汉高祖五年(前202年),承认驺无诸为闽越王于此。汉惠帝三年(前193年),分闽越地,封驺摇为东海王。建元六年(前135年),封驺无诸孙驺丑为闽繇王,复封余善为东越王,元鼎五年(前112年),闽越国叛乱,汉武帝率军平息,并以其地险阻,共3张福建故迁闽越人于江淮流域[7],而福建隶属于会稽南部都尉管辖。汉始元二年(前85年)汉承认冶县、置东部都尉开始,中经东部都尉从冶县迁到章安(回浦),留下候官管理冶县,隶属于会稽郡[8],到设立南部都尉,再到建安十二年(207年)正式成立建安郡止,福建都在王朝军事管制之下。 三国时,属吴国,设建安郡,辖建安、南平、将乐、建平(建阳)、东平(松溪)、昭武、吴兴(浦城)以及候官、东安(南安、同安)共9县。西晋太康三年(282年),拆建安郡为建安、晋安两郡,到梁天监年间(502~519年),又从晋安郡分出一个梁安郡,辖兴化、泉、漳等地。自晋宋至齐梁,福建初属于扬州,至普通六年(525年),福建属下的建安、晋安、南安三郡又归东扬州管辖。陈朝永定时(557~559年),陈武帝[9]为羁縻陈宝应而设“闽州”,这是福建历史上第一个省级建制。州治设在晋安(今福州),下领建、晋、南三郡。天嘉六年(565年),闽州罢,还属东扬州。隋大业三年(607年),把建安、晋安、南安三郡合并为一,称建安郡;原设置的15个县裁并为四(即闽县、建安、南安、龙溪)。郡治由建安(建瓯)移至闽县[10]。唐武德初年,设泉、建、丰三州,下辖10县。州数和县数均为隋代[11]的二至三倍。唐朝,福建属江南道。景云二年(711年),立闽州都督府,领有闽、建、泉、漳、潮五州。开元十三年(725年),闽州都督府改称福州都督府,隶属于江南东道[12],为福州名称出现之始。开元二十一年(733年),为加强边防武装力量,设立军事长官经略使。从福州、建州各取一字,名为福建经略军使,与福州都督府并存。这是福建名称出现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