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实战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你好,太极拳是一门内涵很深的拳术,由于近代以来的推广和发展,在民间普及的很多。但是普及的大多是从养生健身角度的太极拳。真正太极拳的技击内涵,仍掌握在少数有真传的门人手里。所以,太极的练法要遵古法,而不要学一些简化后,套路新编后的拳法。太极的练习有一套综合的体系。 下面引用一位老师的帖子,他接触了传统太极的训练方法,说得很好,供你参考。 其实太极拳叫太极功更恰当它分静功和动功 静功:就是我们所说的站桩,分养身桩,技击桩。 养身桩主要有:无极桩,混元桩等。 技击桩主要是各定式桩:如提手上势,白鹤亮翅等都可以。 但养身桩,技击桩根本的区别并不是架子的不同,一个是双重,一个是单重。一个以松,散,通,空为主。一个以裹,夹,撑,顶为主。这最好有人指点,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动功:分盘架子(打拳),拆架子(单操),拆手(推手),打手(散手,烂采花)。 平时看见的打拳我们叫盘架子,其实起了一个从静功到动功的承上启下的作用,把从静功中得到的状态带到动功中,所以要打的慢,尽量把状态维持住。 架子是假的,通过架子去练十三式。 练太极为什么要站桩,太极从松起,欲松者大多从桩起,于筋骨疲惫抖动中渐开骨节,使气可行,后行气以催骨梳筋,再求松柔。松后求顺,使手脚、肩胯、肘膝合而为一者。然后气顺则骨顺、骨顺则筋通、筋通则力达,这样才能蓄劲如开弓,发劲如放箭。此一松二顺三通,应该实心求证。 站桩是外养形态,内固精神。站什么桩呢?应该站“无极桩”为始。太极拳论中开门见山的第一句话就是:“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无极桩是基础中的内核。桩的状态为“无我无他,无天无地。虚无缥缈,运行无始。”;还有说的是“挂衣架”和“西山悬磬”。是开始。后面定式、单操和盘架实质是活桩。整个架子似打非打,保持桩的状态才是真打。形状姿态,可以千差万别,就保证了任何时刻均可以,生活在无极桩态中。这时更重要的是心态,而非体态。话虽如此,但开始练总要有个架子,不过你要记住这是假的,是要出来的。出来时,你就自由了。 太极拳真正是中华数千年文明的结晶。可惜能真正体会个中真味的太少。一旦用心去练太极,就会发现太极不只是一项运动,而是生命的一部份。太极拳其实质是“活桩”。静桩时能保持状态已很不容易,更何况“活桩”。 盘架子时稍一不慎,便会“紧张”。稍一“紧张”,便会“起意”。“太极者,无极而生”,学习太极拳,站无极桩是比较好的入手途径。 太极拳竞赛套路,传统套路并不是套路的不同,不是说你练的竞赛套路就是竞赛的。练传统套路就是传统的。 两者之间是有本质的区别的,竞赛有一整套的外形标准,如手到哪个位置,脚到哪个位置都有规范。而传统的以内动和体内的中正安舒等感觉为基础。有一整套的方法,循序渐进的深入,比如先从静功入手,等有了感觉再开始盘架子,由“静桩”过度到“动桩”。由慢到快再到慢,由“招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由“粗劲”进入“细劲”,然后拆架子(单操),拆手(推手),打手(散手,烂采花)。 传统太极拳贵在自然,记得我们刚练太极拳时,师傅说你们“走路是太极,骑自行车是太极,吃饭是太极,一打太极拳就不是太极了”。 少一些人工的、自以为是的、意气的、功利性的、执着的、主动的、紧迫的;多一些自然、关注体擦、通达超脱、童趣、随动、自在。这样更接近太极精髓。在太极拳上,就是要不起心,不动念,一念“拳”字,也就失去太极拳的真义了。 竞赛太极拳和传统太极拳打一个比喻,就象一个是书本上的仿宋体字要求横平竖直,而传统太极拳是用毛笔写的书法作品讲究的是内涵的本质的东西,包括你的修养,阅历等等。这两者虽然都是习字,但不可同日而语。 太极拳不是学的是用来修练的,是骨子里的东西,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其实陈,杨,孙,吴,武等各式太极拳本质上是一样的。我们先辈们的伟大之处入规矩而脱规矩,再结合自己的特点,融入自己的思想,习惯,开创了一代流派。给我们打开了一扇扇通向太极的大门。 我们从哪个门进都可以,关键是要有人领我们通过这些大门进入城里,进了门就靠你自己了,你可以走技击的路,也可以走养身的路,甚至可以修道,学医。这时太极拳就成了你自己的太极拳了。而不是像有的人,今天在东门,明天到南门,后天又到西门,北门,围着城转就是不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