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生活百科

米夫的生平简介

米夫的生平简介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巴威尔·亚历山大洛维奇·米夫Павел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Миф(Pavel Mif),是米哈依尔·亚历山大罗维奇·弗尔图斯Михаил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Фортус(Mikhail Alexandrovich Fortus)的笔名,1901年8月3日-1939年9月10日),历史学家。1901年出生在俄罗斯帝国乌克兰的赫尔松省一个犹太人家庭。少年时参加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的地方组织赫尔松省的青年工人和学生建立的地下马克思主义团体。1917年5月,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成为职业革命家。此时,他正读完赫尔松中学六年级。之后,他在赫尔松辛纳的共产主义青年团组织内工作。不久任工人青年团赫尔松市委会主席。1918年自愿参加红军,被派往察里津前线,后因伤寒病被派回赫尔松,仍担任工人青年团的领导工作。1919年到莫斯科社会主义学院学习,但因当时国内战争,无法学习,又被派到莫斯科州苏维埃做监查工作。同年9月到乌克兰丘古耶夫县革命委员会担任领导职务,以后又成为丘古耶夫县党的组织工作者。1920年5月再一次参加红军,后任顿河第二师十一团政治部检查官,是年末,入斯维尔德洛夫共产主义大学学习。1921-1922年是该校和东方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研究员。专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和民族殖民地革命的理论,为以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础。1925年莫斯科中山大学成立的时候,年仅24岁的他被任命为副校长。主要从事中国问题研究。1926年出版《上海事件的教训》和《中国的农民问题》。1927年,老资格的校长拉狄克因追随托洛茨基被放逐到西伯利亚后,米夫升任校长。米夫担任校长时比较年轻,经验也不足,又不能与同学们打成一片,只和一小部分俄语说得流畅的人保持接触,大多数学生都不喜欢他。只有王明等人和他在一起。

1926年11月共产国际执委第七次扩大全会上,提出了《中国问题提纲》。1927年2月率联共(布)宣传家代表团到上海、广州、武汉等地访问,同年4月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回苏联。发表《处于紧急时期的中国共产党》一文。1928年3月担任共产国际东方部副部长,同时还曾兼任莫斯科中山大学校长。1928年6月18日,中共六大在莫斯科召开。米夫负责行政事务。他在会前不断散布对中共负责人轻视和不信任的言论。他还指使人放出流言,说毛泽东在井冈山牺牲,准备开追悼会,从而造成恶劣影响。1930年在中山大学内建立了中国问题研究所,出版《中国问题》俄语季刊。

1931年1月,米夫以共产国际代表身份来到上海。在王明等人突然要求召开中共四中全会时,他表示支持。开会时,他操纵选举,让王明等人成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等,让主要权力完全控制在王明、博古手中。此后一个时期内,他更把中共中央控制在自己手中。从而开始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对全党的统治。他回到苏联后,撰写有关中国革命的书籍和文章。1933年写了《中国目前政局》、《中国革命危机的新发展》等。1935年参加共产国际七大准备工作。同年被授予经济学博士学位。1936年著《英勇奋斗的十五年》。1937年任殖民地问题科学研究院院长,仍然领导中国问题研究所的工作 。 1938年,在肃反运动中,他被秘密枪决,时年36岁。1976年平反。

米夫的生平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