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生活百科

一式战斗机是什么意思

一式战斗机是什么意思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一式战斗机是什么意思

一式战斗机是大日本帝国陆军的一种战斗机,简称一式战,正式编号:Ki-43,日军别称隼,盟军代号Oscar。  一式战斗机(キ-43)是中岛飞机于1937年12月在日本陆军的指示下开发的单发单座战斗机,随着Me-109式出现,九七式战斗机显得过时,日军觉得有必要开发新的战斗机[1]。同年12月、陆军指示中岛设计新型战斗机,并赋予Ki-43型号[2]。Ki-43于1939年末完成;陆军要求该机的性能包括武装配备2挺机枪、在作战半径300公里的状况下仍有能继续飞30分钟的剩余燃料[3]。相较于同时期开发的重战机,Ki-43的性能偏重于空中格斗灵巧性,因为在开发上Ki-43定位是“轻战”。  所谓的轻型战斗机,是日本陆军在1930年代末期评估未来战斗机发展路线时做出的分类。设计主要目标着重轻巧的运动性能以同敌方战斗机格斗,在火力和结构上让步较大。设计Ki-43的工作由中岛飞机设计科科长小山悌为核心,并纳编研究科空力班的糸川英夫等人,一同参与一式战设计的工程师青木邦弘回忆,陆军对一式战的要求主要是“比九七战更优秀的机动力”,但同时该开发案的新机体还得满足低单翼、可收起落架、更高速度、更长航程等严苛要求。  中岛团队的研发方针中,除了加入可收放式起落架设计,新型机的基本结构设计大致承袭九七式战斗机;因此开发进度尚称顺利,第一架原型机于1938年12月12日进行首次试飞。  Ki-43是日本陆军第一架配备可收缩起落架的机种,但这项符合时代潮流的新设计招致许多守旧派飞行员的批评;测试结果显示此飞机的续航力确实比诺门汗事变中活跃的九七式战斗机更优秀,但速度仅有少许提升,在陆军航空审查部最在意的水平回旋性上则比九七式来的差[4]。虽然之后部分试飞员参考了诺门汗事变中苏军I-16对抗九七式的战法,加入了垂直面机动,发现一式战的机动性高得惊人,能轻易的压倒九七战,但这结果在当时仍无法撼动大多数守旧派驾驶员与陆军审查部的态度。测试结果对陆军中的轻、重战机两派而言皆不尽理想,日军原有意跳过キ-43-I,计划换装具有更强劲马力引擎,速度及火力较佳的キ-43-II[5];但不久后随着日军南进战略定案,陆军参谋本部需要一款长航程的护卫战机,但被认为能与英美新锐战斗机抗衡的二式单战开发进度都赶不上战局。  于是,在飞行实验部实验队长今川一策上校的建议下,陆军改变决定,要求对キ-43-I进行最小程度的改装并迅速将之投入战场。是在1941年(昭和16年)キ-43获得“一式战斗机一型”的制式编号正式采用,不过仍视为垫档机种,所以在1941年底开战时陆军只有2支飞行战队,为数不超过100架的一式战完成换装;大部分的战斗机部队仍续用九七式战斗机,直到一式战二型投产后才转换。  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际,一式战虽然数量极少,但仍是日本陆军手头最好的战斗机,因此从进攻东南亚便无役不与,足迹遍及所有日本陆军涉及的战区,也是盟军经常碰上的对手。由于其外型与三菱的零式战机相近,很多盟军飞行员宣称“遭遇零战”的作战纪录其实是遭遇一式战,而非零式战斗机。二战末期一式陆战除了担任第二线的任务之外,也参与神风特攻队的自杀任务。到二战结束时,总产量约为5,919架,是日本国内生产量仅次于零战的战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