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痕记的精彩唱词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精彩唱词:
1、寿保卖身(张美群演唱)
娘啊娘,今日孩儿哀哀乞讨苦苦求,未遇一个同情的人。想到父母挨饿我悲泣,惊动了扬州珠宝商人柳半城。他年过半百无一子,愿买寿保当亲生。绝处求生人人有,因此上大街之上卖自身。一岁能卖银一两,八岁儿卖了八两银。
这些大米是他赠,寿保说话句句真。万望娘亲原谅儿,怜念寿保一片衷情。宽恕孩儿背着双亲,未曾禀告卖自身。
2、鹅毛大雪乱纷纷(陈芳演唱)
鹅毛大雪乱纷纷,北风扑面少行人。饥寒交迫果然苦,家私百万也害人。员外半百无一子,盼我为他传后根。烧香求子多殷勤,观音无意枉费心。王桂定计装假孕,从此小叔三娘把我当眼中钉。叔嫂勾引乱人伦,欲霸家产起歹心。
如今假孕已有十月整,总不能养下棉花四五斤。无奈我带着香烛,冒着风雪把庵堂进。拜托老尼暗中买子,以假当真。王门家产有人继承,安慰那风烛残年员外心。
3、牙痕证(王玲玲演唱)
听她言雷击顶,恨煞无信柳半城。只要凤英有口气,天涯海角也要把子寻。血气涌胎气动,胎气动阵阵疼。冷汗如珠滚,咬牙破嘴唇。生不逢时又添灾,切莫牵娘肚肠掏娘心。文亮夫啊!你若在人世快快来相见,你若烧死也来显显灵。漠漠荒野瓦车篷,借你挡挡风雪躲躲身。
(白)哎呀,哎呀。
(下)(抱子复上,唱)姣儿落地哭一声,啊呀,顾凤英九死一生又还魂。风雪无情少怜悯,我只得将儿紧紧包在破衣衿。破衣衿是你哥哥留,留下骨肉手足情。见物伤情情难禁,我和你同去寻找同胞人。大雪啊求你停一停,姣儿他刚出娘胎怕你淋。
北风啊求你歇一阵,休让出胎孩儿就尝人间冷。姣儿啊!你怎经得起一路颠簸一路苦,你怎经得起一跋山涉水万里程。缺少奶水无糕粉,没牙的孩子怎能嚼草根。为娘身边虽有八两银,也不能动它半毫分。缺一钱买主不答应,少一厘寿保赎不成。
风餐露宿娘能受,忍饥挨饿儿难撑。为娘有力养你无力领,只怕西出扬州,就要为儿筑新坟。还是将儿留在瓦车篷,好让你重找爹娘重投生。莫非你怕为娘日后不相认,儿啊!我写封血书留你身。八幅罗裙撕一幅。咬破手指血淋淋,八幅罗裙撕一幅。
咬破手指血淋淋,上写儿父安文亮,下写儿母顾凤英。只因生儿无法领,拜托南来北往人,张家抱去张家子,李家领去李家根。我儿天生有六指,取名就叫安禄金。日后若能重相见,结草含环报大恩。我将儿子轻轻放,儿哭声揉碎娘的心。
又怕这布裙容易丢,日后无凭无证认禄金。娘在你身上留记痕,殷殷姣儿血,滴滴祭神灵。染红片片雪,春来草青青。在儿的手腕上面咬牙痕。儿哭声声悲,为何哭不停。怨娘心肠狠,恨天不容人。
牙痕记下诉不尽分离苦,牙痕记下割不断母子情。牙痕记下安家根,日后凭着牙痕将儿认。瓦车篷啊瓦车篷,你耳闻目睹顾氏凤英,车篷产子无奈弃婴。日后有幸母子逢生,你千万你千万,要为我骨肉团圆做证人。
4、拜观音
怀抱男孩喜万分,胜过穷汉拾斗金。高高的鼻梁多端正,杏子双眼亮晶晶。小手片子白又嫩,下巴骨子肉墩墩。只道是假孕要现形,谁知苍天降麒麟。老王啊,你的恩情说不尽。从今后我是你的女儿,他是你的外孙,生前由我照应,死后由他封钉。
切莫透露这风声,我一谢苍天,二谢老王,三许心愿,替佛装金。不顾雪地,撩起罗裙,抱儿跪拜。拜谢那,大恩大德大慈大悲的送子观音。
5、十年不见亲娘面(徐永军演唱)
哎呀!我的母亲啊!十年不见亲娘面,母子重逢喜又悲。这卖身银,十年前儿在破庙交给你,这卖身银,今日又原来还到儿身边。
这卖身银,浸透了慈母多少泪水。这卖身银,显示着爱儿的心尖。养身父亲身已死,孩儿已经中状元。赎身虽然不用它,往日它却把母子思念愁肠牵。娘啊!我的亲娘啊!多少次梦中犹闻亲娘喊,醒来寻娘只见窗外落叶飞啊!端饭便想慈母饥,穿衣更念双亲怎度三九天。
春天怕见花鲜艳,月圆只有泪潸然有。泪潸然,思不断。发奋攻读在灯前,我步入蟾宫折桂枝,万岁御笔点魁元。奉旨还乡完婚配,差人便到旧家园。父母不在淮安县,四乡八镇都寻遍,仪征破庙也不见。父母行迹都杳然,供牌位,示悼念。
虔诚赢得天可怜,破庙分手庵堂会。可叹这仪征遇灾,母离子散,一张文契泪洒十年。卖身字据,藏在身边,字泪依旧,不烂不霉。人间苦辛,娘都尝遍,万里寻儿,动地感天。今日相遇,了我心愿。焚香点烛,儿心安危。朝夕相处,永不分享。从此骨肉相聚永不分离。安寿保取出卖身契,请娘撕碎。
扩展资料
牙痕记淮剧传统剧,又名《安寿保卖身》、《瓦车篷》。该剧不仅体现了母爱之美,还有解、宽容、隐忍和奉献。
淮剧,又名江淮戏、淮戏,是一种古老的地方戏曲剧种,发源于今江苏省淮安市以及盐城市里下河一带,发祥于近现代的上海市,现流行于江苏省、上海市以及安徽省部分地区。
清代中叶,在淮安府(今盐城市和淮安市)和扬州府两地区,当地民间流行着一种由农民号子和田歌“儴儴腔”、“栽秧调”发展而成的说唱形式“门叹词”,形式为一人单唱或二人对唱称之为“二可子”,仅以竹板击节。淮剧后与苏北民间酬神的“香火戏”结合演出,之后又受徽戏和京剧的影响(称为徽夹可),在唱腔、表演和剧目等方面逐渐丰富,形成了淮剧。
形成基础
早期淮剧以老淮调和靠把调为主,唱腔基本是曲牌联缀结构,未采用管弦乐器奏。1930年前后,戴宝雨、梁广友、谢长钰等人,又在香火调的基础上,采用二胡伴奏新调,因二胡用琴弓拉奏,故名拉调。1912年,何孔德、陈达三等把淮剧带到上海。何叫天又创出连环句唱调,进一步丰富了自由调。
主要流派
淮剧现代流派有“筱派旦腔”、“何派生腔”、“李派旦腔”、“马派自由调”、“徐派老旦”、“周派生腔”、“杨派生腔”、“李派生腔”八大流派,分别是淮剧名家筱文艳、何叫天、李玉花、马麟童、徐桂芳、周筱芳、杨占魁、李少林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淮剧艺术流派。
当代流行的派别是以何双林为代表的何派、陈德林为代表的陈派、裔小萍为代表的裔派,代表的是现代唱腔。
迄今,淮剧界已有梁伟平、梁国英、王书龙、陈澄、陈明矿等五位演员获得过中国戏剧梅花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淮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牙痕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