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蔄”是哪个民族的姓氏?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神秘的姓氏 蔄志一 “蔄,音曼 姓也”。这就是最权威的《康熙字典》对该字的可怜地注解。既非象形文字演变而来,也非皇帝赐姓(字)延续至今。此姓“小”的在传统的“百家姓”中没有位置,连前些年出版的《千家姓》中也不见踪迹。“蔄”却和赵钱孙李周武郑王一样各自占据整个中国姓氏的一万一千九百三十九分之一的位置。 我就是拥有此姓的一员。 从小我就对自己的姓氏产生浓厚的兴趣。曾向父亲询问过:“别人的姓都有出处,为什么我的姓却没有”?可父亲十几岁离家闹革命,又没念过书,对本家族的情况知之甚少。这个念头一直埋藏在我的心里。长大后,我利用工作关系,回祖籍——山东省文登市(唯一的“蔄”姓聚居地)向仍居住在那里的家族中其他老人询根求源。可因为十年“文化大革命”,家谱早给革掉了,无法考证。只依稀告诉我,就在文登不远处有个地名叫“蔄山”(现“蔄山”镇,可“蔄山”无一户姓“蔄”的人家。另外一条重要线索,家族的祖先曾到关外祭祖。 天啊,关外?这是个多大的地域!长城以北,从东北、内蒙直到西北。是女真族(后为满族)、蒙族、契丹族或是其他什么民族?带着许许多多问题,我开始向全国各地的“姓氏专家”写信,希望他们能够给我释疑。结果让我大失所望,这些“专家”不但解决不了我的问题,甚至连一封只需八分邮资的回信都没有。让我第一次尝到了石沉大海的滋味,甚至打消了寻根的念头。 说来也巧,大约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具体时间记不清了),中央电视台《海峡两岸》中有一档节目叫《中国奇姓》,专门介绍中国的稀有姓氏。一天夜里偶然看到,心头一动,何不写信给中央电视台求得帮助,看看此姓奇也不奇?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信得到央视相关专栏的重视,有关人员南寻北访,收取了大量资料,最终对“蔄”姓作了两集报道(而介绍其他奇姓却只有一集)。其复杂可见一斑。 第一集的介绍大致如前所叙。令人感到吃惊的是第二集。片中说我的祖先是在明朝洪武年间从云南迁出,(把我从小形成的印象几乎全部否定)进入中原后分为两支,一支向北一支向东。毫无疑问,山东现存的“蔄”姓后裔应是向东的这支。向北的那支应是到了关外。可到底在哪里?关外太模糊。更让人生疑的是,到目前为止,关外尚无发现“蔄”姓后裔。难道都蒸发了?到底属于什么民族?为何从云南长途跋涉几千里横贯中国?等等等等。所有这些问题片中都没有答案。 老问题还没解决,新疑问越来越多。我的好奇心和寻根的欲望,迫使我开始对那段历史进行更进一步的探究。 古代中国各民族几千年的生活习俗决定,安居乐业是他们的首选。尽管不富裕,也不愿离开祖辈的基业(哪怕只有一亩二分地),抛弃祖业甚至被认为是离经叛道,“父母在不远游”可是要尊奉的“礼教”呀。晚辈中可能有在外做生意的,但家眷仍留驻祖地。除个别吃上皇粮在外当差的,实在出于无奈,“忠孝不能两全”了嘛,至少还能光宗耀祖。再说了,这一南一北相差几千里,气候、水土、习俗差异太大。云南的自然条件比关外好的多。总之,没有举家北迁的理由啊。 在对历史的探究中,突然有一种不祥的感觉袭上心头。从动物和人类的发展规律中了解到,不可抗拒的灾难和民族战争是导致种群、族群大迁徙的主要原因。明洪武是元向明改朝换代的交替期。也就是说,以汉为主的多民族打败了蒙族(还有几个附庸的少数民族),结束了蒙族对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长达八十八年的统治。此时,大量的蒙族军队、家眷和此间随军南下的蒙族百姓纷纷北撤(逃)。特别是此时被解放民族产生的报复心理,导致大量的蒙族军士(降兵、逃兵、伤兵)被杀,甚至连蒙族百姓也不能幸免。可以想象,处在人人喊杀的氛围中,谁不似“网中鱼、丧家犬”?因此,从时间和背景看,我的祖先应属元代南下的蒙族人较为可信。 我的探究到此似乎也该结束了。但是一个更大的疑问随之而来。蒙族人的姓名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尤其是在那个时代。可我的祖先却是汉名。显然与情理不符。究竟是原来延续的姓,还是后来改换的姓或是自创的姓?为何要改换自己的祖姓?带着这些问题,我又回到了元朝没落的年代寻找答案。如果说,为了逃避杀戮改换姓名到也可信。但数已千万计北撤的蒙族人为何不改名换姓?普通百姓似乎更无改换姓名的必要。只有那些上了明朝黑名单的人,才有可能隐姓埋名,躲避追杀。而能上黑名单的人往往是前朝达官显贵。他们或是战功卓著,或是罪恶累累也未可知。为了佐证这些略显牵强附会的推断,我们现在对“蔄”字进行“说文解字”。“サ”(象形)——草;草木;封建王朝视百姓为草,喻百姓为草民。“门”(象形)——门扉;门户;门派(也指家族的一支)。“口”(象形)——人吃饭、说话的器官;人数的单位,泛指人。这样“蔄”的意思可解释为:草房里住着一家人(或荒草遮掩着一家人)。如果,把“门”和“口”和二为一,则为“问”。如此又可解释为:到草民中打听我,我已躲进普通百姓之中。第二层意思似乎更符合当时历史的动荡与变故。当初取音“man"与“瞒”同音,似亦有隐瞒之意。暂且不论祖先身世如何演绎。单就这一个“蔄”字足以说明,造此字者有着深厚的汉文化底蕴。汉族普通百姓是做不到的,更何况又是少数民族成员。还有趣的是,“蒙”从草字头,声母“M”;“蔄”从草字头,声母“M”,这仅仅是巧合吗?我却从中隐隐感觉到“人在曹营心在蒙”的悲凉(是自做多情,还是孤芳自赏?)。从目前“蔄”姓仅聚居一处看,造出“蔄”字的正是我的祖先。我由衷地佩服我的祖先的睿智。“蔄”字已被正式收录进汉字系列。 “蔄”姓的故事尚无一定的结论。还有许多未解之迷。比如:祖籍到底在哪?关外还有同宗后裔吗?“蔄山”曾是祖先的陵墓吗?“蔄山”为何没有“蔄”姓人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