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有感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是邓小平于1985年3月28日在会见日本自由民主党副总裁二阶堂进时提出的论断,他阐述道:“现在我们正在做的改革这件事是够大胆的。但是,如果我们不这样做,前进就困难了。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是一件很重要的必须做的事,尽管是有风险的事。”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量变中有部分质变的过程。其主要原因有:
第一,社会主义改革不是那种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政 治大革命,但也不是个别方面和环节上的细枝末节上的修补,而是 对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第二,改革必然会涉及和 引起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的深刻变 化,必然会引起人们的精神面貌,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重大变化, 必然会触及到每个人的实际利益,引起社会各方面的调整。从改 革引起的社会变革和深度来说,他实际上是一场新的革命;
第三, 改革的目标同过去革命的目标一样,都是为了扫除生产力发展的 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
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自觉地、持续地、全面地展开这样的改革和开放。
扩展资料:
该书系《邓小平: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编写组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所著,由台海出版社出版。全书共9章,43万字。
书中主要描绘了邓小平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走向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历史进程中的历史画面。透过一个个历史事件,我们可以看到更加真实、更加清晰的邓小平,从而对他的丰功伟绩有更多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