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第十军大家对这只部队怎么看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现在很多网络朋友说衡阳保卫战,外围中国军队见死不救,其实也是不对的。 外围的20几万中国军队,很多情况下也是尽力了的。 外围中国军队25到27万,其中川军5个军10万人、桂、湘、粤各一个军一共6万人,还有11万人左右是中央军。 川军伤亡最大,40多天的衡阳保卫战下来,川军5个军几乎一开始就全被打散,最初一度只收拢了2万人,后来又慢慢收拢部队,还剩下6万,伤亡3万多,占中国军队伤亡的三分之一。 中央军7个军11万人,40多天下来,伤亡也达2万多。 湘军第73军在湘江西岸,由西向东渡过湘江的时候与日军遭遇,被日军密集火力阻击,伤亡巨大,半天之内就几乎溃散,战役结束后,湘军伤亡3000多人,但是逃跑的却达到6000人! 粤军第62军起初不愿增援衡阳,开始小打了一下进入衡阳火车站就马上撤出,后来国民政府亲电黄涛军长,给第62军三个师订下军令状,62军这才没命地猛烈冲杀,第62军整个军全面扑在日军阵线上,一天之内整个62军支离破碎,第151师副师长余子武将军在督阵中壮烈殉职,一天之内,62军伤亡高达1万人,完全失去战斗力,战况极为悲壮。 桂军第46军由于国民政府克扣军饷,所以他们起初也不愿意增援衡阳,但是在严令下,该军同样誓死作战。于1944年7月29日到达衡阳外围,马上开始进攻,不久即连破日军第34和第58师团主力防线占领距离衡阳仅数里远的二塘,这一度造成日军出现混乱,到8月8日,46军攻击两母山、柿江桥东北之线,眼见马上就得手从而攻进衡阳城内与第十军汇合,但衡阳当天随即宣告失守。为阻日军西进,46军主力奉命转移,并再次击败日军并占领南乡铺、王铺、新桥之线。但是这时,国民政府为部署湘桂作战,将第46军调回广西。桂军第46军也是打得距离衡阳最近的一个军。但是该军由于直接进攻日军主力师团的正面防线,虽然战果很大、效果也很好,但是伤亡也很大,全军伤亡7000余人,团营连长以下军官牺牲超过一半。 其实不能说衡阳外围军队就全部见死不救,有见死不救的现象,但是大部分部队都表现得很英勇的。但是配合混乱、部队战斗力参差不齐,装备比日军差不少,尤其是重武器,比如川军一个军还不到3门山炮,虽然部分部队的武器说不差于日军,但是弹药配属量太少,单兵弹药配属量不足日军的五分之一,医疗设备也严重不足。中国士兵精锐的都在缅甸战场,留在国内的部队士兵体质差,训练不足,甚至不少还有严重的夜盲症等等。 而且,外围属于野战,不同于巷战,野战方面,日军火力优势更容易发挥。 按照日本方面的战史《一号作战--湖南会战》记载,日军在外围作战,损失2万余人,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衡阳外围中国军队还是拼命了的,只是由于种种主观客观原因,无法突破而已。第十军为中央军嫡系部队,成立之初也不止是山东兵,师管区也是到44年初才由浙江金严师管区该为广西河池宜山的,衡阳保卫战是44年6月开始,之间距离时间太短,所以衡阳保卫战中第10军中广西士兵当然肯定有,但是应该也不算太多。 第10军的几个师,在成立时士兵来源地如下: 预备第10师(师长葛先才):这个师在衡阳战后伤亡最大,但是也杀敌最多,抗战前就成立了,由浙江保安队升级,再补充2千名福建新兵而成,这个师虽然说有“预备”二字,但却是第十军的头号劲旅。 暂54师(师长饶少伟):这个师的兵员最初主要来自湖南,比较擅长巷战,虽然装备不算好,但士气旺盛。 第3师(师长周庆祥):这个师的兵员来自广西,抗战爆发时从广西的桂林、丹竹等地的新兵站征的部队,基础训练比较好,颇有战斗力,就战果而言,不少于预备第十师。 第190师(师长容有略):这个师兵员的来源比较复杂,各省都有。该师战斗力相对于其他三个师来说要差一些,该师很多时候,都有部分部队作为预备队。 以上就是10军所辖的4个师的兵员最初的组成情况。不能说没有湖南人,也不能说没有广西人,但这些都是37、38年抗战刚刚爆发时候的事情。至于37年到44年,10军的新兵来源地在浙江金严师管区,44年开始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