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生活百科

芦花黄雀的种类介绍

芦花黄雀的种类介绍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拉丁文学名:Callacanthis burtoni

英文名称:Spectacled Finch

描述:体型略大(17.5厘米)且头大的雀鸟。头顶近黑,贯眼线或眼镜亮红色(雄鸟)或黄色(雌鸟)。雄鸟比雌鸟红且黑。雄雌两性的两翼均为黑色而具白色翼斑及点斑。与点翅朱雀易混淆,区别为嘴色不同且无眉纹,头顶色深且两翼具纯白色点斑。幼鸟似雌鸟但色暗。

虹膜-深褐;嘴-黄色,嘴端黑色;脚-黯而偏黄。

叫声:鸣声为响亮的悦耳颤音。叫声为响亮清晰的哨音接悦耳的下滑音pweu。分布范围:喜马拉雅山脉西部至锡金。分布状况:在中国尚无记录,但可能出现在喜马拉雅山脉中国境内朝南且有森林覆盖的山谷。习性:栖于海拔2270~3330米的亚高山针叶林及杜鹃林。成对或结小群活动。以雪松的种子为食。 拉丁名:Carduelis carduelis 英文名:Eurasian Goldfinch

红额金翅雀

分布范围:分布于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包括整个欧洲、北回归线以北的非洲地区、阿拉伯半岛以及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脉-岷山-秦岭-淮河以北的亚洲地区。),印度次大陆及中国的西南地区(包括印度、孟加拉、不丹、锡金、尼泊尔、巴基斯担、斯里兰卡、马尔代夫以及中国西藏的东南部地区等。)

中国为新疆西北部和西藏西南部留鸟。较为常见。

动物简介: 全长约14cm。上体淡灰褐色,额、颊和颏朱红色,眼先及眼周黑色,耳羽灰褐,翼及尾黑色,翼上有大型黄斑及零散白斑,尾羽羽端白色。下体白色,胸及两胁沾灰褐色。

栖息于较高海拔的林缘、草原、灌丛、农田及村落附近。喜群居,飞行快而直,常栖于针叶树树尖、电线杆等突出处鸣唱。以取食植物性食物为主,也吃少量昆虫。5~8月繁殖,营杯状巢于果树或松枝上,每窝产卵3~5枚,呈淡绿色,钝端有暗红色斑点。 英文名:Black-headed Greenfinch

描述:体小(13厘米)的偏黄色雀鸟。头黑绿色,似高山金翅雀但头无条纹,腰及胸橄榄色而非黄色。似金翅雀但绿色甚浓重而无暖褐色调。幼鸟较成鸟色淡且多纵纹,似高山金翅[雀]及金翅雀的幼鸟但色深且绿色重。

虹膜-深褐;嘴-粉红;脚-粉红。

叫声:鸣声似金翅雀但尖且干涩。叫声为音薄而高的啾叫 tit-it-it-it-it,通常于飞行时作叫。

分布范围:中国西南、青藏高原东南部及印度支那北部。

分布状况:地区性常见留鸟,于海拔1200~3100米(冬季较低)。亚种taylori于西藏东南部。指名亚种于四川南部及西部、贵州西部、云南西部及东南部、西藏及西南部。迷鸟至香港。

习性:垂直迁移的候鸟。成对或结小群活动于开阔针叶林或落叶林及有稀疏林木的开阔地。有时在田野取食。

注:有些著者(如Ali & Ripley, 1983)视本种为高山金翅雀C. Spinoides的亚种。 英文名:Yellow-breasted Greenfinch

描述:体小(14厘米)的橄榄色和黄色的雀鸟。头具明显的斑纹。雌鸟似雄鸟但体较色暗且多纵纹。与黑头金翅雀的区别在腰黄色且头具条纹。幼鸟色淡,纵纹较多而甚似金翅雀及黑头金翅雀,但下体及颈侧多黄色。

虹膜-深褐;嘴-粉红;脚-粉红。

叫声:鸣声似高音的金翅雀。叫声也似金翅雀,唧啾之声后接着沙哑的dzwee。另一种sweee-tu-tu的叫声似麻雀。

分布范围:喜马拉雅山脉、缅甸西部及北部、中国西南。

分布状况:指名亚种为地方性常见,于西藏南部、云南西部及四川西南部海拔1600~4400米。

习性:成对或结小群栖于开阔的针叶林。垂直迁移的候鸟。于树上取食。作姿势如蝙蝠的鸣唱飞行。

主要有这4种金翅雀

另还有米·托尔加著金翅雀

芦花黄雀的种类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