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时期的仆射是什么官职啊?很大吗?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唐朝时期的仆射是三省中尚书省的长官,为唐朝时期的宰相之一,品级为从二品。
唐朝的官制是在隋朝基础上进一步得到完备和健全的。三省长官同为宰相,但因唐太宗在即位前曾任过尚书令,所以无人敢再担任此官,遂以其副职左、右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中书令、侍中并为宰相。
左仆射下管吏部、户部、礼部;右仆射下管兵部、刑部、工部。房玄龄为左仆射前后达二十年,号称贤相。但唐太宗李世民也曾以仆射当求访贤才为理由,命令尚书省细务悉由左右丞处理,有冤滥大故才呈报仆射,这就限制了仆射全面综理政务的权力。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高宗李治即位后,李绩为左仆射复加同中书门下三品的称号,自此,仆射入政事堂议事,就必须例加此号,表明仆射已不是当然宰相。
中宗、睿宗时,还有不加同中书门下三品、也不参加议政的仆射,唐玄宗以后,仆射不再加此号。从此仆射就排除于宰相行列之外。
扩展资料
仆射的历史沿革
仆射起源较早,秦律中有仆射称谓。汉代仆射是个广泛的官号,自侍中、尚书、博士、谒者、郎以至于军屯吏、驺、宰、水巷宫人皆有仆射。
隋三省六部制、魏晋南北朝至宋尚书省的长官称仆射。
五代至宋代沿袭唐代后期之制。北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改革官制,以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均为宰相。徽宗时又改宰相为太宰、少宰。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复名左右仆射,南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年)又改名为左右丞相,此后,不再有仆射之名。